有人形容中国太极拳像昆仑山上的一棵灵芝,既是壮丽山河的一个点缀,又是巍巍大山所养育的一株仙草。太极拳虽然只是中国绚烂传统文化宝库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却又是凝聚传统文化精髓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明珠。
北京体育大学太极拳教授徐伟军分析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太极拳表演说,在长期发展中,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并且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太极拳已不单单限于学拳健身,还可以从中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长期习练太极拳的徐伟军教授,虽年过花甲,可仍昂首挺胸、眼神清亮、气宇不凡。在他心目中,太极拳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还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是中国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太极拳的三大理念是“太极共生、生命整体、圆道运动”,这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中国人打太极拳,竞技性不强,但娱乐性有加,还是对人身心的完善和道德人格的教化。
徐伟军从太极拳对比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的文化理念强调精确性,常以物理量为评价指标,体育上也是一种组织化、规范化、量化的“物质”体系,追求身体的最大数值,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而中国人的文化视生命为整体,更重视物以外的“神”,强调人身心合一、形神一致、灵与肉的统一,太极拳运动也就不仅要表达身体,还要表达人的心灵,要求动静有序、刚柔相济;这样衡量的指标也不再是个单一的成绩指标,还有很多非物质参量。
徐伟军认为,西方人重实实在在的“物”,体育也是身体能力的表现,是一种技术和动作的完美。而中国人重虚实结合的“神”,使太极拳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最外显的第一目标是“招熟”,动作熟练,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技术和体能目标;其次才是第二个目标“技艺”,通过人对运动的用心感悟、用心表达,创造独特的美感,唤醒观众对运动的理解,让人欣赏到运动的美。达到这个层次还不够,最高层次是要上升到第三个目标——“道艺”,要得到大道,要身心两忘,感悟到宇宙万物,实现“天人合一”。
徐伟军说,习练太极拳,从技术到技艺再到道艺,从小道悟大道,从对世界的不知到融合于世界。从小道的人的身心合一,参悟了大道的天人合一,通过身体的运动,人的灵魂实现了升华。身心合一、神形兼备,中国体育中所蕴藏的智慧,所张扬对人的道德、人格、内心潜力的开发,值得向西方体育展示和推广。
徐伟军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所有理论都讲阴阳、讲平衡、讲共存,小处是个人身心和谐,大处是世界和谐。万事万物为保持和谐,大到宇
宙,小到细胞,都在旋转中实现和谐。太极拳旋、移的“圆道”运动,就是对天道的效仿,是人用身体去效仿天道,最终实现天人合一。
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比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达到了“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
在特有的太极境界里,外有舒缓、柔和、自然的拳式,内有松静、安舒、平和的心境,蕴含着太极的刚柔之美、神韵之美和协调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默默展示着中国人对生命、对于自然、对于平衡、发展的理解,表达着东方独有的人文情怀。
徐伟军相信,太极拳不仅是一个拳种,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现在太极拳已成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以中国为核心,在、澳大利亚/东南亚以及韩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地逐渐普及/并开始向非洲/中美洲的国家和地区渗透辐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2.5亿人,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从黑眼睛、黄皮肤的亚洲人,到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从鹤发童颜的老者,到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和举手投足中,人人都领悟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品尝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