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 分类 搜索

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陈小星:传承太极拳定要摒弃的两大误区

太极拳网  时间:2016-12-21 10:15:07
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陈小星
“年轻人对于太极拳的认识误区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时间误区,认为要等老了再去练太极拳;另一个是观念错误,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没有年轻人参加,就很难普及。”——— 陈小星
多数人初识太极始于金庸的武侠小说,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对太极的仰慕多是拜英雄情结所赐,并认为太极是适合老年人或病弱人士的运动,其实不然。近日,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陈小星来到中山坤元太极拳馆亲授太极。
耳濡目染走上太极之路
耳濡目染走上太极之路
年过六旬的陈小星打起太极拳来潇洒飘逸而又力道十足,在他眼中太极拳是文化和武术的结合,作为武术太极拳快慢结合、刚柔并济;作为锻炼方式,太极拳有着平和状态下其他项目所难以相比的优势,柔和、缓慢且连贯。打记事起陈小星便跟着长辈们学习太极,“那时年纪小,对太极没有太多的认识,只是在闲余时间跟着大人们比划”。陈小星回忆道,那时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氛围十分浓厚,“忙时耕田、闲时造拳”蔚然成风,农闲时小小的村落里分散着多个造拳聚集地,吃罢饭一群人在村头巷尾开始切磋、交流或是现场教学,不少太极爱好者每天游走于多个造拳聚集地,场面十分热闹。
作为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校长,陈小星坦言自己的太极之路并非像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人物那般,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传奇色彩,和陈家沟其他同龄人一样,自幼随父习练家传太极拳,或是随着大人比划、练习;少年时期,在哥哥陈小旺的引导下,陈小星这才开始对陈家沟陈氏太极拳有了深入了解,也开始慢慢喜欢上太极拳,随着年龄渐长,陈小星开始意识到,“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东西,可千万不要在我们这代荒废掉”,此时“让陈氏太极拳走出陈家沟”的念头开始在心底萌芽。
书信为媒推广陈氏太极拳
书信为媒推广陈氏太极拳
天下太极,出自陈家沟,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四百年代代传承,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这一难题困扰陈小星多年,直到1981年出现了转机。当年一名外国记者千里迢迢来到陈家沟采访,却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露天摆上一张桌子开始采访工作,这幅场景让随行的温县体育部门的领导们颇感尴尬。当即决心要在陈家沟开设一所太极拳培训学校,并圈了10亩地用作建校,次年20间课室建成,并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计划每年定期开设4期培训班,每期培训时长一个月,陈小星担任校长一职,这一年正是他而立之年。
学校建成了,如何将招生信息发布出去?“当年不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传播信息,经费也不够打广告”,无奈之下陈小星想到一个“很土很笨”的办法,写信给全国各地的体育部门寻求帮助,然而收效颇微,当年开设了两期培训班,每期招生仅二三十人。不过陈小星依然敏锐地嗅到陈家沟太极会大有可为,当年《少林寺》上映,造就了不少人的武术情结,前来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的人,基本上都是奔着“练就一身好武艺”的目标。1983年陈小星除了给全国各地的体育部门写信外,还开始向《武林杂志》投稿,向读者介绍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当年暑期前来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的人数就已接近百人。
随着全国太极拳爱好者涌向陈家沟,新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当时交通闭塞,不少外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看到招生信息之后,辗转各地、换乘各种交通工具赶到陈家沟之后,这才发现早已错过当期的培训班,不少人听闻下期的培训班还要等候近一个月便纷纷打道回府,这也打击了不少太极拳爱好者的积极性。为此学校决定从1984年开始招收“插班生”,意味着外地爱好者可以随到随学。如今为了让太极拳爱好者能就近习练陈氏太极拳,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在全国乃至全球成立了分会,年过六旬的陈小星每年都会奔赴世界各地分会,亲授陈家沟陈氏太极拳。近日陈小星来到中山,在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中山分会旗下的坤元太极拳馆开设了高级研修班,吸引数十名来自佛山、江门、珠海、深圳周边城市,甚至海南、云南等地的太极拳爱好者专程来到中山学习。
曾祖父授袁世凯之子太极
曾祖父授袁世凯之子太极
陈小星回忆道,陈家沟的陈氏一族就是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在陈卜的带领下从山西泽州郡移民到温县。陈卜为人忠厚,又精通陈家祖传的一百单八势通臂长拳,长途跋涉中,他扶危济困,深得大家尊重,渐渐成了这支移民队伍的首领。最初落脚的村庄在今天温县的北冷乡,名字就叫陈卜村。因为地势低洼、土地盐碱,后来搬到了今天陈家沟所在的青风岭上。这青风岭上原有一寺一村,寺叫常阳寺,村因寺名,叫常阳村。在举族迁到常阳村后,附近土匪常来骚扰,仗着祖传的武艺,陈卜率领本族子弟和村中少壮百余人潜入青风岭深处,捣毁了土匪的老窝,从此陈卜在附近的十里八乡有了名气。随着常阳村姓陈的越来越多,声望越来越大,加之村里有条深沟,这里慢慢地就被叫做了陈家沟。
明万历中期,陈卜的9世孙陈王廷采众家之长,创编太极拳,传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历史,陈小星打小便听父辈们讲述祖辈们的故事,不少祖辈凭借精湛的陈氏太极拳成为远近闻名的镖师,盗贼山匪但凡听闻是陈氏押镖,都不敢轻易下手。“14世还是15世祖辈曾押镖经过山东莱州的一个小村落时,帮助当地百姓赶走恶霸,一时间当地百姓为之称颂,甚至立下一块碑来纪念此事”,不过谁也未曾想到,这块碑让袁世凯的儿子们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
数百年之后,袁世凯因公干经过山东莱州,无意间看到这块碑文,便派人专程去陈家沟请到陈小星的曾祖父———陈延熙,为他的儿子们亲授陈氏太极拳,这一教便是六年之久。这一传奇故事在陈氏家族口耳相传,后来陈小星托人到山东莱州去寻找这块碑,希望能坐实这一口耳相传的传奇故事,可惜没能寻到。
没有年轻人参与难以普及
没有年轻人参与难以普及
在专访中,陈小星数次强调了太极拳其实是传统文化很好的表现,年轻人应该改变对太极拳一些不太正确的看法。陈小星表示,年轻人对于太极拳的认识误区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时间误区,认为要等老了再去练太极拳;另一个是观念错误,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专利。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没有年轻人参加,就很难普及。
 
记者:不少人认为,太极拳是适合老年人或病弱人士的运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陈小星:太极拳实际上是有慢、有快的,只是大家平时很少见到太极拳技击性强的那一面而已。从练法上来说,有由慢到快、从柔到刚的过程。具体来说,太极拳有一路、二路之分,前者以柔为主,后者以刚为主。而这两路又分别有老架、新架、小架的不同套路,其中新架增强了发力的连续性,技击性就很强,而小架因为动作小巧玲珑、不够舒展,推广很少了。太极拳老少皆宜,适应性比较广,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随地练习,是最适合都市人的运动方式。伏案工作一两个小时后,摆个姿势比画几分钟,紧张的肌肉立刻得到放松。如果真正按照要求去打一个套路,即使是寒冬腊月也会大汗淋漓,所以太极不仅适合老年人,年轻人也同样适合。
 
记者:在快节奏的时代,对于太极拳入门者有什么好的建议?
陈小星:太极拳是一种平和状态下其他项目所难以相比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同时又非常柔和、缓慢和连贯。练太极的时候讲究心无旁骛,我13岁一直到20岁都是闭着眼睛练拳的,起初是想让自己看不见外界的东西,这样也就没有压力了。到20岁时,周遭再繁杂也不会因此分心,即使睁开眼睛练拳也不要紧了。虽然练拳需要静,但并不代表自然环境一定要安静,外面再嘈杂,只要心静便可。
 
陈小星人物简介
陈小星:1952年出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太极妙手陈照旭三子,十七世太极之尊陈发科嫡孙,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执行校长,陈氏太极拳大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