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 分类 搜索

太极刚柔相济的练习方法及阶段 让你真正达到巅峰

来源:太极拳  时间:2017-12-26 11:57:12

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刚柔相济,我们经常都会强调刚柔相济的要领了,相信大多数练习者对于刚柔相济的正确意义还不能理解,老年人在锻炼身体的活动方式柔中有绷、有刚的概念几乎没有,而且是横冲直接、猛冲猛打的刚。只有懂得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练习方法,才能达到较高的太极境界,下面就让太极拳小编为拳迷们详细介绍太极拳的刚柔相济要领吧!

如何练习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太极刚柔相济的练习方法及阶段 让你真正达到巅峰

1.力求柔软

初学走架子时,主要是学习各种姿势。通过学习不同的姿势,先化去身上原有的僵硬劲,这种僵硬劲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在这一阶段应不遗余力地尽量求柔软,这对先前学过硬功拳而后转学太极拳的人来说,则更加显得重要。

2.力气身肢放长,以生弹性刚

在这样很柔很慢地练习一两年之后,如果动作中已经去净僵硬,达到软绵的程度,且已养成习惯,就可以转入下一步的练习。这时,首先在心意上应有全身处处放长的意念,并在姿势动作中按照拳论规定大力进行放长的专门练习(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等),借使心意与身肢在紧密配合下专习全身的放长,以求得弹性刚。初练拳时,对各种放长规定,如含胸拔背等,只用意念就可以了,而至此阶段,则应在用意和身肢上共同进行了,因到此时已不致因放长再染成相反的鼓劲病像了。

3.做好“柔行气,刚落点”

在全身放长达到要求后,就可以了进一步在每一个开合的落点结合着神气外显形成方点,表现出四正和四隅的劲别来,这是太极拳“方圆相生”中方的练习。在方点要表现出极其坚刚的刚(也就是要使身肢绷得极紧且长),而刚过后则要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柔软的行气。整趟架子就应在这样的刚柔相济情况下进行。因此,练拳时应该牢牢记住六字要领:“柔行气,刚落点”。

4.刚柔运用与“意气风发”

刚柔的运用,必须结合着心意、神气和呼吸的运用,也就是在“意气风发”的基础上,配合运用深强的呼气来使身肢下沉而放长,借以加强弹性,成为弹性刚(如发劲等)。在意静气敛的基础上,来使肢体肌肉连带松开,从而形成活泼无滞的柔软,由柔软变化万端,这两者在生理上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总之,太极拳的刚,不是鼓劲的刚,太极拳的柔,不是无弹性的柔,而是“意气风发”外显以成刚,意静气敛内隐以成柔。心意一动,神气随之,神气隐显,则刚柔变换。所以在一趟架子的练习中,神气应忽隐忽显,心意应不断地指挥,神气还要不断地隐显和鼓荡,这样肌肉才能不断地变换刚柔。这是掌握和练习刚柔变换的一条要道。

练习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几个阶段

太极刚柔相济的练习方法及阶段 让你真正达到巅峰

摧僵化柔阶段

初学者都会处于摧僵化柔阶段,主要因为初学者因兴奋的扩散和泛化,肌肉紧张僵硬,这样身体就不能保持柔软性和弹性。

所以在初学阶段,要特别强调意识和肌肉的放松练习,通过一系列心法和身法调节,以及缓慢松柔、圆活连贯的动作,化去拙劲、僵劲,以培养节节贯通、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劲,为意、气、劲毫不阻滞地抵达全身任何一个部位打下基础。

这就是催僵化柔阶段的任务。因而说“松柔”是太极拳入门的一个重要环节。

积柔成刚阶段

在摧僵化柔的基础上,首先是以意导体,在意识的支配下,通过各种身法的调整,以五把弓原理为依据,建立“五把弓”模式的身体姿势。

即把人体各部分调节成由躯干和四肢共五把弓组合的一个统一的弹性体,在意识的支配下,使身体由内及外,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节节贯穿,对拉拔长,从而产生弹力。

完成以意导体的过程后,再以意导气,通过“空胸实腹”、“气沉丹田”等练习,先是在丹田聚集强大压力,然后再将丹田的压力贯通于身体各部,形成雄厚的整体劲,也就是太极拳所追求的内劲。

这种积柔成刚以松柔的形式锻炼出来的劲力,为发挥太极拳独特的技击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刚柔相济阶段

这是太极拳的高级阶段。经过摧僵化柔,只柔成刚的练习将身体锻炼成刚柔相济的弹性体,并产生了在意识支配下源动于丹田的极富弹性的内劲。

进一步通过制人功夫的练习,在技击对抗的过程中,做到如拳论所描述的那样“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相交,无端可寻”。

到了这一阶段,刚柔相生相济,变化无穷,自成法度。这才是太极拳所要追求的境界。

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的意义

太极刚柔相济的练习方法及阶段 让你真正达到巅峰

刚柔相济是太极拳的核心特点,也是我们学好太极拳的基本要求。

拳谱中说“运劲之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及其至也,亦柔亦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

“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从以上可以看出,太极拳的修炼是先化去身上的僵劲,由硬变柔,再由柔变刚的过程。

只有去除僵劲,才能正确做到放松,并且达到化刚为柔的阶段。

初学太极拳的人,由于后天劳力所致,动作中难免带有僵劲,所以必须先去掉这个僵劲。要慢慢动作,用心体悟,尽力求柔。

拳谱又说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由此在僵劲化为柔劲之后,就是由柔转刚的阶段。如何才能运柔刚?拳谱中说“有心求柔,无意成刚。”

用意念导引自己放松全身,犹如在太空行走一般,这时全身的关节松开,肢体放长,气机绵延不断,待周身松柔之极,进而弹性产生,从而逐渐形成了棚劲。这就是太极拳所要求的弹簧劲。这种弹簧劲称之为刚。

关于弹簧劲的理解,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棚劲。

刚柔如何转换?

从由意念产生的神气上说,是隐与显的表现。隐则柔,显则刚;从动作上来说,是开与合。开为柔,合为刚。

运劲过程是开,落点时是合;每个拳势都有开合,“柔”不是松懈,而是肢体的对拉拔长,是有弹性的“柔”;“刚”也不是硬劲的“刚”,而是有弹性和穿透力的“刚”。

太极拳是螺旋运动。草丛中的蟒蛇行走时后躯体推动前躯体运行,是柔;当前躯体落地的一霎那间,是刚;前躯体又由刚变柔,再由柔变刚,周而复始的螺旋前进。太极拳的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就是这个含义。

刚柔相济是无过之而无不及的。太极拳若纯用刚法,就会气贯全身,落点反而不刚;若纯用柔法,则气聚不散,动作松懈散漫;所以太极拳既不是刚拳,也不是柔拳。

只有落点为刚,犹如蜻蜓点水,一沾即起;运劲用柔,似车轮旋转,滚滚不停。方为太极拳的刚柔相济。

鼓柔卸刚、以柔克刚是太极拳的核心要素

以柔克刚是太极的上乘功。滴水可以穿石,水可溃堤,高压水枪能够采矿。要明了“万物之刚易折断”,“火最旺的炉子最先灭”的道理。

玻璃怕碰易碎,铁条怕折易断。寿星很少有刚猛过盛的武夫蛮将。

当今人们习拳练武的宗旨,除少数人为技击比赛外,大多都是为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因此我们行拳走架,必须放松身心,轻柔行气,化僵去拙,有心存柔练习,便会在无意中产生刚劲。

柔非散软,柔中有厚重;刚非僵硬,刚中有柔韧。要行柔存活,养精蓄气,多涵养,多引化,少攻击特征少发放,以达到气血畅通,强筋壮骨,精神愉悦,延年益寿的目的。

即使是技击推手,也不提倡用蛮劲拙力,要学习水的柔韧性、渗透性、灵活性、应变性、隐蔽性、适应性等品格。不丢不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实施意动形随、内引外发、气催劲发、柔化刚发,以柔抑刚的劲法战术。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