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 分类 搜索

42式太极拳发劲腰部最容易受伤的原理 怎么破?

来源:太极拳  时间:2018-01-22 10:28:41

腰部发劲时受伤是太极拳习练者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太极拳刚柔相济拧腰发力的运动特点有一定 的关系,更与训练不科学和发力姿势错误有直接关系。

让我们先了解脊柱的结构:人得脊柱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及骶尾椎组成。成年人的脊 柱,从侧面看,从上而下呈“s”形的弯曲状态,具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为颈弯前凸,胸弯后 凸,腰弯前凸和骶弯后凸。腰部是脊柱运动中较灵活的部位之一,可作前屈约45°、后伸约30° 、侧弯约30°、左右旋转分别约45°(某些运动员可略大于45°)的活动,还要负担一定的体重 ,因此,腰部软组织所承受的张力较大,损伤的机会多。腰部在太极拳中被称之为“中节”,它 是联系上下肢体的枢纽。在拳法中,只有“中节”练得迅敏、协调、有力,才能使“根节”(指 下肢)的起动力有效地传递到“梢节”(拳、足部)。24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主要靠“中节”腰的 左右旋转发力,因此腰部多数损伤是由腰旋转时姿势的不正确导致的。

42式太极拳发劲腰部受伤原因

42式太极拳发劲腰部最容易受伤的原理 怎么破?

1、热身不充分可能造成损伤

很多理论都证实了,如果在运动之前不做热身运动,是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有些练习太 极拳的人在练拳的时候,从来不做热身,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因为腰椎周围肌肉韧带未发热还比较僵硬,发劲时动作幅度过大一些就会造成腰部的损伤。

建议:每次训练前要正确充分的热身,如做关节操或慢跑5-10分钟,身体发热出汗为佳。

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拉伸运动,来预热一下腰部的锻炼

2、过度拧腰,不知转胯,或腰跨转动不一致

太极拳拳谱有云:“主宰於腰”;“腰如车轴”;“刻刻留心在腰间”等句。今习太极拳者,大 部份都遵从“主宰于腰”这拳理。但对腰动的理解,却莫衷一是,在走架、推手间,大部份都是 双脚站在地上不动,将腰部转左,转右使上身转动。但这是腰的外围在动,并不是由腰轴作为动 的动源,这是学拳者对腰的 误解而引起。看拳谱,要准确理解拳谱的意思方能练得对。腰是脊 椎的部份,并不是指整个身体的中部。练太极拳要将身体变成一个立体圆球,当球停在地上,其 接触点便是中,只是一个小点。推手时沾与走,意应放在中轴,只要中轴微转,对方便会落空。 如将意转动身体,因为面积大,对方手落空,肘便可跟上,肘落空身便可靠上来,没完没了。要 “刻刻留心在腰间”才能支撑八面,身体才可一动无有不动,所以方能“主宰於腰”。

但是并不全是用腰旋转发劲,这是极端错误的练法,加剧了腰部受伤的几率。腰与跨的应同时转 动既可发出强健的弹抖劲,又能避免或减轻拧腰过度。

若只转腰不转胯,或胯转动过少,腰和胯之间的夹角所产生的横向力更易导致腰椎受力过度而受 损。

3、腰椎塌腰过度致腰部僵硬,使腰活动受限

42式太极拳发劲腰部最容易受伤的原理 怎么破?

太极拳要求“塌腰泛臀”,塌腰泛臀使腰椎内收下沉,向下塌住劲,臀部自然泛起。但“塌”字 让许多拳友搞不明白,不易理解。

过多的塌腰泛臀使附着在腰椎间的肌肉强力收缩,令腰椎过度前曲,会使下背肌肉紧张而僵硬和 腰椎受力过重。

这样会使下盘之间的动作转换变得不灵敏,从而难以行动自如。很容易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在腰椎过度前曲和下背僵硬的基础上,腰部突然猛扭转发劲,附在腰椎关节间的韧带及肌腱的牵 拉超出承受的最大负荷,极易受伤。

从脊柱的生理方面来看,显然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腰部肌肉的自然放松,能提高腰部活动的灵 活性。所以运劲(如云手)时要做到松腰,可养体内浩然正气。

建议:腰部旋转幅度最好小于45°,约25°左右为最佳角度,发劲时腰与胯务必要一起转动。此 时腰部肌肉和腰椎处于安全状态,不会使腰部受力过重而对腰椎产生冲击。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