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 分类 搜索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来源:太极拳  时间:2017-08-22 17:10:07

抑郁症是目前比较严重的精神治病,早期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丧失兴趣、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消极悲观、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性功能减退等等症状。长期抑郁症有功能下降、诱发躯体疾病、缩短寿命、增加自杀风险等危害。如何及早发现应该早做治疗,那么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呢?生活中我们又该怎么预防忧郁症呢?下面就让太极拳小编来给大家一下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就要就医治疗。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忧郁症的10大危害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1.思维消极

忧郁心境可导致思维消极、悲观和自责、自卑,犹如带着有色眼睛看世界,感到任何事情都困难重重,对前途悲观绝望。病人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微不足道得过失和缺点无限夸大,感到自己对不起他人、家属和社会,认为自己罪恶深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有的病人还感到活着毫无意义生活在人世间徒然受苦,只有一死才能逃出苦海得以解脱。

2.功能下降

通常表现为思维困难,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一向思维敏捷的科技人员或白领人士患忧郁症后,很难胜任日常工作,更谈不上有创造性。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成绩明显下降。不少病人谈到自己的主观体验时说:整个头脑犹如一桶浆糊。

3.影响大脑

导致头昏,记忆力下降以及睡眠障碍。研究资料显示,忧郁症患者中有这三种症状的比例分别高达97%、93%、99%。症结在于脑中一种称为儿茶酚胺的物质浓度增高,导致脑血管收缩变细,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头昏等症状临身。

4.睡眠障碍

忧郁症患者常有顽固性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98%,表现为的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节律紊乱,睡眠质量差等形式。忧郁症患者早醒尤其是在清晨3~5时醒来,此时情绪低落,自杀的危险最大。

5.诱发躯体疾病

一个人一旦与忧郁症结缘,那么他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2倍,遭遇中风的概率增加3倍。因为心情忧郁会使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主要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阳痿、闭经、乏力等。躯体不适感可涉及各脏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较常见。

6.缩短寿命

一项历经40年的研究发现,由忧郁症导致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死亡率,同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人的死亡率一样高。

7.损害社会功能

患忧郁症后,通常表现为思维困难,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脑力劳动的效率明显下降,很难胜任日常工作,更谈不上创造性工作。还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慢性疾病的康复时间延缓,造成生理活动减慢,社会工作和生理能力下降,性功能减退。

8.增加家庭的负担

家庭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由于有复发性,反复就医,自伤、自杀,忧郁症复燃控制则慢得多。突然停用抗忧郁药出现的戒断反应是躯体不适,也可能导致为明确原因而去做大量的实验室检查,造成医用费用升高,浪费医疗资源,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受到影响和社会适应不良。家庭负性事件增加。

9.增加自杀风险

患有复发性忧郁症的患者中,每7个就有1个采取自杀行为,自杀的案例中70%患有忧郁症。研究证实在自杀死亡者中,50%到70%是死于忧郁症,15%的忧郁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人们这所以称忧郁症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有如此高的自杀率。

10劳动能力丧失

抑郁症患者身体功能差,丧失劳动力是非抑郁症患者的5倍。在患有抑郁症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完全丧失了工作和生活能力,不能工作,不能操持家务。

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1.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时期的锻炼,李宏夫教授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清新的时刻,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慢慢就会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2.外出交际

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3.观息法

观息法是心灵重塑疗法其中的一种净化内心的方法。呼吸的品质代表着生命的品质,呼吸伴随着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呼和吸称为“息”。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抑郁症患者可在早晚的时间练习观息法,练习时轻轻闭上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无论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纠缠的心接纳它,而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纯然的观察呼吸,以盘腿的姿态,二十分钟时间为基础,半个月至一个月后,可以延长练习时间至四十分钟到—个小时。

4.冥想法

冥想是身心灵修习的一种很好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5.整理感受

抑郁症患者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感受中,虽然在他们的认识层面上有时也认为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无力摆脱,要想真正转变这种认识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无论是多么荒唐的或者在你认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完整的把它整理在笔记本上,不要急于去分析它、认识它,你可以在锻炼或者身心状态有所缓解之后,再去看它,要知道,只是去看不必分析,因为这不是锻炼你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你也不缺乏这种能力,而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6.拒绝对号入座

关于抑郁症方面信息,如今已是相当之多,真正能给抑郁症患者帮助或是有价值的却是少之又少,由于抑郁症患者没有良好的内心防御能力,往往会把自己的状况与其对照,造成内心更大的压力,更有甚者起初只是有一些抑郁的情绪,最后却被自己强化为了抑郁症,所以减少关于抑郁症或是其他心理症状方面信息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7.阅读书籍

开卷有益,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包括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

如何预防忧郁症

忧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忧郁症自我治疗方法

1、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除了重视自我调节外,还应积极取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争取亲朋好友的帮助,心理负荷较重,自己不易调节时,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2、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锻炼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丰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预防抑郁症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意志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

3、抑郁症的预防还应自觉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可通过心理卫生课或讲座,通过阅读心理卫生书刊等途径接受心理卫生教育,并把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努力保持心理健康,从而能很好的预防抑郁症。

4、增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心理调节包括调整认知结构,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抑郁症的预防还要学会情绪控制,提高适应能力,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写日记、倾诉、运动、转移等。

结论: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知道忧郁症的危害还是很多的,如果一旦发现自己有抑郁情绪存在,并且持续2周以上,自我调节也不见好时,应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尽快走出抑郁。平时应该要预防忧郁症,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增强自我心理调节,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写日记、倾诉、运动、转移等。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