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消除病灶反馈性影响。太极拳清静用意的“意守丹田”,是静功养身之术。这种静功,可以增加自我意念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阻止病灶反馈信号的传递的能力,起到纠正修复病灶反馈的恶性循环,抑制病情发展,提高健康水平。意守丹田,能使气沉于丹田,贯于尾闾,环流周身,从而使脏腑得充,周身得养,精力充沛,有利于病变和精神创伤的修复,有利于病体的恢复和精神的保养。
第二,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微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提高气体交换能力。血液担负着营养周身各组织器官的任务,心脏则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毛细血管是微循环的场所。一个久练拳的人,每分钟心律在60次左右,这种由于锻炼而得来的心律减慢,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提高了心脏的工作能力。练拳时,周身放松,使微循环功能加强,促进了组织对氧的利用率。太极拳锻炼的呼吸方式要求深长匀柔,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与胸廓之间的牵张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的接触面积,使氧及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增强。经过长期锻炼,可使呼吸频率减少,增强呼吸效果。
第三,太极拳锻炼能强健肌肉,改善骨骼的理化特性,畅通经络,有利于营卫气血的通行。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是一动无有不动,从内气的畅通到外形的变化,从五脏六腑到四肢百骸,都寓于“动”中。特别是陈式太极拳,其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以及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快慢相间、节节贯串等运动,都熔为一体,使人体从脏腑组织到肌体组织,都得到活动和锻炼。久而久之,肌肉丰满发达,骨骼强健有力,使骨骼的理化特性得以改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健康与否,与经气畅通与否密切相关。练太极拳的人,练到一定程度,就有小腹发热,四肢末梢发胀,发麻之感。中医针灸学认为这种现象是“得气”的表现,也就是调动内气,打通经络,经气运行的表现。太极拳运动要求“主宰于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腰为肾之腑,又为带脉所绕之处。长期锻炼,可使肾气旺盛,带脉充盈,阴阳调和,神清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