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

以拳论道16

作者:松柔风  太极拳网  发布时间:2008-10-10 11:14:40
 第三节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故无尤。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解释:最通晓道法的人,行为像水一样。
      水有利于万物的生长,但它从不与万物竞争。
      正是因为它不与万物竞争,才会淡泊名利,无忧无虑。
      它总是处在众人不愿意去的低洼处,无怨无悔。
      这种特性已经近乎道的本质了。
    道家思维:
    虽然道家思维是一种务虚的思维,但它却不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因为它的思维观念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感悟。道无所不在,即蕴藏在浩瀚无限的宇宙当中,又闪现在麦砾之内。道没有高级低级之分,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如果能够 触摸到道的本原,感受到的就是一片汪洋;如果能够顿悟到道的片语灵光,品尝的就是一滴甘露;汪洋也好甘露也罢,他们的本质都是道。水是道的最佳体现,如果能够领悟到水之道,也就能领悟天道,地道,人道,商道。。。。。。


道论国学:在我国有这样的情况,寺院比道观多,原因很简单,道家的思维方式不被常人所接受。而佛教则是儒家和道家的有机结合。佛教文化有这样的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最宝贵的是布施。布施的意思也就是做好事,做善事,感化别人的意思。“皈依法,离欲尊”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要淡泊的名利的意思,做了好事还不要名利,所以佛教在我国能够昌盛起来,有它的必然性。

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