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

以拳论道22

作者:松柔风  太极拳网  发布时间:2008-10-18 10:11:15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队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解释:名利心太重,受宠受辱都会感到惊恐。畏惧祸患的心太重,也会经常惊恐不定,身心不安。
      为什么说受到荣宠或屈辱都会使人产生惊恐心理呢?
      这是因为名利心太重会使人格卑下,得到荣宠则感到惊喜万分,失去荣宠则感到恐慌万分,这就是宠辱若惊。
      为什么人们会畏惧灾祸呢?
      之所以会畏惧灾祸,那是因为人们常常考虑个人安危,
      如果不考虑个人安危,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所以,能够把天下安危看得比个人安危重要的人,才具有社会使命感。
      能够做到关心天下利益超过个人利益的人,才具有社会责任感。

道家思维:
    返朴归真在道家思维中只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境界,至高无上的心性修养境界是忘我无我。而忘我无我的境界,不仅要清楚掉思想上的种种杂念,而且要将“我”这个杂念产生的根源彻底去除掉。真正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无畏无欲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随遇而安,身心逍遥,无所拘束。
    独善其身是道家常常被世人所诟病的一点,对此道家也不与辩解,而是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其实道家的忘我无我有别于儒家的公而忘私,它是一种绝对没有
任何功利心的精神境界。道家思维无意以崇高伟大来标榜自我,不主张追求虚名。伟人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道家则是顺势而为,既不会为兼济天下而奋斗,也不会为独善其身而避祸,有的只是一种淳朴的自然气息。
   道论国学:在这一章意思是,不要让自己的功利心太重,不要患得患失。把大家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其实在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中都有这样的说法。《大学》里的: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意思也就是说要想让群众都聚集到自己这里和自己同心同德就要把享乐奉献给群众,这样才能聚拢人心。反之,如果只顾及自己的得失,就不会得到群众的爱戴。佛教文化中有“无畏”之说,意思和本章中的一样也是不让人们患得患失,要舍,要布施,它的意思就是本章里的“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